地理教学总结

时间:2024-10-15 16:25:42
地理教学总结

地理教学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能帮我们理顺知识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地理教学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地理教学总结1

要求教师改变课程就像要求一个人去移动墓碑一样。这能够做到,但是却是一个令人恐惧的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过去的一学期,学校聘我为高二年级22班和24班的地理科任教师。另外我个人申请了《教学中的系统策略初探以地理课堂为例》为题的市级课题,本文建立在上一学期的行动研究之上,对这一学期的工作做一个总结,也是一个阶段性的研究成果。本文的成文环境是在传统教学背景下的一个偏远山区的学校,其中论述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同时也具有特殊性。

一、我的困惑、问题的症状焦点

观察和记录教师、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坚持每一天离开办公室之前,写一篇大概10分钟左右的教学日记。一学期结束后对记录本进行反映,找到在这一学期中我的困惑、问题的症状如下:

1、我想让班级的成绩非常的优秀,并且在严格而简单的管理中取得过成功。

2、严格的管理课堂和学生可以取得短期的进步,但长期呈下降的趋势。

3、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性很强,比如说考试之前学生会找到你要求你勾出重点;考察的知识点在考试之前恰好讲到了,学生的成绩就比较的好,反之,在成绩比较的糟糕。

4、班级的成绩时好时坏,学生没有接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地理课堂缺少兴趣。

5、对于学生的要求都是统一的,没有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而这样带来的问题是在我的课堂上,能力较强的学生,在睡觉或者讲话,能力较弱的却在渐渐的远离地理课堂。

6、喜欢我的学生成绩越来越好,不喜欢我的学生越来越逆反,甚至直接在地理课堂中出现了挑衅行为(故意做其他科目的作业、故意睡觉、讲话等)。

7、学生的知识混乱、凌乱,没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因此不能很好地做好对于新知识的建构。

8、教师的情绪波动较大,没有长久的教学计划。学生觉得教师不相信他们,觉得他们都是差生。

9、与学生的交流面过于窄,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比较的少。10。24班上课时学生过于紧张,没有人配合。

焦点:学生成绩时好时坏。

二、我先后采用的措施数据分析

1、严格管理课堂,形成一种严肃的学习氛围,特别是在考试之后,课堂气氛凝重,学生有一种对不起地理老师的想法。

2、画地图(世界地图、区划图等)让学生在画地图过程中熟悉地图,另外学生采用不同色彩来彰显他们的地图主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知识点讲解过程中,努力与现实生活贴近。

4、课堂中与学生形成快乐学习氛围

5、毫无保留的与学生交流

6、提问式教学,让学生自己讲解做题的过程,分析问题,以及如何提取地理信息。当堂测试,当堂批改利用批语与学生交流

7、有意识的利用皮革马利翁效应,经常表扬学生,或者激起学生的斗志。使知识形象化视频教学。与学生保持比较好的关系

8、课后记录卡,每一节课之后都会记录这一节课的教学策略和感受、学生表现等。

三、理论依据

1、系统思考的准则

(1)教学中当下的问题,可能是来自昨天对于问题的“解决方法”;

(2)教学是按照自己的行为轨迹在运行的。不符合其行为轨迹,积极地去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使得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以解决;

(3)在教学中问题变糟糕之前,总是先变好。一项措施的执行一开始很容易看到它的作用,但是长久之后,发现问题越来越难以解决;

(4)教学中选择简单易于重复的教学策略时,往往是无功而返;

(5)教学中对于问题的处理方法,教学策略的提出,有的时候比问题本身还要严重;(6)教学策略的提出和执行,对于课堂和教学的影响是不容易察觉的,影响往往是在细节上表现出来的,细节上的改变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善;

(7)地理课堂中一个问题的提出,一个办法的执行不会马上见效,会有时间上的延迟,因和果在空间上不是连接的。

2、转移负担模式

转移负担的模式是由两个负反馈(负反馈系统是寻求稳定的系统。在负反馈系统中,有一种自我调节机制,来保持某种目标或指标。)环路组成,两个环路都在调整或修正同一个问题的症状。其中一个环路代表症状缓解措施,即应急反应措施,它可以迅速缓解症状,但只是暂时的缓解;另一个环路有一个延迟效应,它代表对问题的根本的解决方法,其功效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但远比应急措施有效,而且可能是无意长期有效的解决方法。

四、“转移负担”的故事成绩时好时坏

1、问题症状“荡秋千”的成绩考试成绩时好时坏,这里的时好时坏是指在与同等水平的班级对比中,有的开始成绩会比较的突出,有的时候成绩却比较的落后,而且发现这样一个规律:考到的知识点,如果我在考试之前有重复,学生就能够考得好,如果我没有重复,学生的成绩就不太理想。另外,即使是重复的知识点,考试结果也是时好时坏。在考试时同样的知识点,如果换一种考试的方式,学生就开始不知所措。

我认为出现“荡秋千”的成绩的根本原因是学生能力的缺失,知识结构的不完整。这些能力包括地理信息的提取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能力。另外,随着学习的深入,学习内容开始增多,学生觉得知识点非常的多和杂,学生心中没有形成一种特定的知识结构,没有对所学的知识点缺少归纳和总结,这样学生没有对于学习的信心。在考试之中,如果所考的知识点在考试之前有复习到,那么考试成绩就比较的好,如果考试之前没有复习到,成就会非常的糟糕。

2、症状“缓解法”“试后综合症”

作为唯一的一种终结性评价,考试不但给与学生压力,也给与教师压力。每一次考试结束之后,由于各种各样的考评,面对学生成绩时好时坏,在传统的教育背景下,教师总是提出一些症状“缓解法”,这些办法总是可以再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成绩,但是长久之后,却不见成效。

考试之后,学生的成绩不理想,一般性的教师处理办法是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或者加大对作业的布置和检查。更有的时候是对学生大发雷霆,把压力给与学生,这样的结果是每一次考试之后,课堂都会变得非常的紧张。很多老师会发现,当成绩考得不好时,学生会觉得自己对不起教师。当学生的成绩较好时,教师就不再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在传统背景下,这样的教学是一直存在的,加上现在的开始次数越来越多,这样的情景一个月都可以看到一次。这样之后,我们发现学生在这一个月中,在不断增加的作业中成绩渐渐有起色,但是一个月之后成绩又一次出现了波动。教师的单方面努力, ……此处隐藏23212个字……治练习也正朝着多样化发展,可以使书面习题,也可以是书写调查报告,还可以是一场辩论、演讲等。

当然还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问题:

一、少数老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不到位,有偏差,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导致课堂教学中过程与方法没有改变甚至陈旧,忽视了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导致学习效率较低。

二、一些老师在教学中对知识的拓宽延伸不到位,就事论事,对教材的把握不到位。这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极为不利。

三、新课改在教学中怎样去适应高考需要,在内容的深浅把握上许多教师觉得很难,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理论分析,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为高考做好准备。

四、可持续发展是现阶段地理教学变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地理教学要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21世纪议程作出自己的贡献,教育学生理解、接受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自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实施21世纪议程作好准备。具体要求是:

①正确理解满足现在需要和满足未来几代人需要的关系,树立立足当代面向未来,为人民、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念。

②正确理解根除贫困与满足广大人民需要的关系,增强扶贫和人类平等发展的观念,自觉支持建立富国支援穷国和发达地区支援不发达地区的伙伴关系。

③正确理解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树立发展与环境互补和对环境负责的观念,作自觉的环境卫士。

④了解21世纪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策略和行动,增强参与实施观念和历史使命感,自觉作好实施21世纪议程的知识、思想和参与能力的准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面对千姿百态的学生,个性迥异的教师,要实现一案一式定“天下”,显然是行不通的。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只有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才能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站在较高起点,传授学科思维方法,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感知,重视知识的运用,并能就有关知识适当拓展。从而提高教学工作的职能,为全面推进我市学校素质教育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地理教学总结15

一、树立信心,消除恐惧也许文科生早就听到他们的师哥师姐们讲过,地理在政史地三科中是最难的,很难得分;也许是文科生对学习偏重理科性质的地理感到确实困难,因此大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有相当的恐惧心理(特别是女生)。鉴于此,我们就应该利用多种途径,使他们树立信心,消除恐惧,如多抓学生谈心,拉近师生距离,从而“爱屋及乌”;多表扬,多鼓励;多向学生宣传“一个人如果记性好,理解能力比较强,勤奋一些都能把地理学好”等等这些都能让学生树立信心,从而消除恐惧。

二、加强政、史、地三科协调,以提高综合成绩为目标在高三这一学年中,特别是第二学期,任教同一班级的三科教师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共同目标,有一个统一的计划,不要各自为阵,要经常交流对班级的看法,我认为将全班学生分给三个任课老师,每位教师专门负责一部分人,平时与他们谈心,这样可以提高班级的文综成绩。其次,鉴于文综考试的特点,在试题的设置方面,往往综合性较强,因此三科教师要加强学科的探讨,更能把握命题的趋向。

三、要重视地理学科知识的把握,有条不紊地安排复习㈠扎实地理功底,构建以主干知识为框架的知识体系从20xx年全国高考文综试卷地理试题来看,试题立足于考查学科的基本知识、原理和规律,特别重视主干知识的考查和系统地理考查。

要重视复习基础知识,准确、全面、灵活掌握考点基础知识往往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同最能体现素质倾向的,具有永恒的,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只有具备了某一方面的基础知识,才可能从事这方面的思维活动;缺乏必要的知识,就谈不上进行一定的判断、推理、分析、综合。因此,能力源于基础。高考不可能脱离知识去考能力,考题是对知识点的“抽样”,通过能力“组装”去解决问题。不掌握知识,便谈不上能力,知识是能力的载体,离开基础知识,能力便成了空中楼阁,抛开基础知识,能力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虽然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要具有较高的信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宜的难度,但每年考试中总有一些基础知识被作为命题的对象,如20xx年全国文综卷

(一)的选择题1、2、3、4、5、6题,20xx年的全国文综卷

(二)的综合题36题。其次,据资料显示,考生失分最多的往往不是那些能力要求较高的试题,也不是跨学科的综合题,反而是大家认为最简单的记忆和理解层面上的试题。学生在考场上出现的问题,正好反映出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说明我们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还有很多“死角”,个别知识复习还不到位,需要改进和加强。

强化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高考强调对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何为主干知识?其实主干知识就是牵一线动全局的知识。例如大气环流知识就是主干知识,因为一个地方在什么气压带和风带的控制下,就有什么样的气候状况,就有什么样的自然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类生产活动。此外还有地形知识、河流知识、工业知识、农业知识、城市知识等。在复习中,以主干知识为线,按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因果关系、逻辑关系把凌乱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从而形成知识框架。

㈡重视地理能力的培养今年高考第36题,该题以某区域的平面图和剖面图为切口,不仅考查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而且要求考生“简述”剖面特征,并“综述”整体特征,既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辨析事物的能力,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同时要想准确完成第2、3小题,还必须结合平面图上的村庄、小路的分布及地形剖面图,想象出小区域的整体地貌特征,分析出此地有“口小袋大”的特征,具有建设水库的良好区位。这也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因此,高考复习应培养:

1.地理计算能力。用数字说明地理、描述地理,可增加地理的精确度,运用数字是研究地理不可或缺的手段。因此,学习地理要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如时间、日期、太阳高度、比例尺、海拔、气温、气压、人口增长、经济数据的统计等,都涉及到计算问题。地理计算实质是地理与数学的综合,是在地理原理指导下的数学运算过程,其中掌握地理原理是培养地理计算的关键。

2.读图分析和空间思维能力。以图为载体考查地理知识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特点,20xx年文综全国卷中有8幅图,其中涉及地理学科的就有6幅,充分展示了地理图表的学科功能。因此,在复习时必须要求学生围绕地图展开,学会读图和用图,将相关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十分注重在复习中的图文转换训练,构建空间概念,扩展空间想象,进行空间思维。读图,用图,主要掌握五点:

①明了各类地图的构成和表达方法;

②会从图中读出相关信息;

③会用地图表达相关信息;

④会判断地理区位;

⑤会运用地图的直观性,解答抽象的地理问题。

3.地理信息的提取与处理能力。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强化审题过程中的地理信息提取以及进一步的判断、推理、归纳、分析等信息处理能力,平时训练要重视信息提取与处理的过程,不能只看答题结果。

《地理教学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